媽媽們,疲勞是警訊!這樣休息更有效!「動態休息」 V.S「 靜態休息」

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們,妳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?即使整天坐著或是躺著休息,卻是越躺越難過,越休息越累?妳是否算過,在小孩出生後,妳少睡了幾個小時?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常常深受疲倦之苦, 也許從沒真正休息過!「休息」是某種活動,而不是「什麼事都不做」的放空。適合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的靜態休息、動態休息法,在家也能做。

▋疲勞是警訊!媽媽們,為什麼愈休息愈累?

不知道媽媽們是否有這種感覺?就算一整天沒做什麼事情,總是覺得很疲累…
注意力無法集中,總愛胡思亂想,精神緊張,無法快速入睡…

如果妳不幸出現以上症狀,說明妳累的不是身體,而是大腦。
❝ 大腦累了,身體就會感到疲勞 ❞

不論是「職業婦女」或是「全職媽媽」,常被認為是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最大的受害族群之一,整天疲於應付各種家務,包括孩子、先生、公婆、工作以及其他大小活動,所帶來的壓力與焦慮,很容易造成過度疲倦或者無精打采。

明明昨晚睡得很飽,今天卻還是非常想睡,感覺永遠提不起精神忙家務。想趁小孩午睡的片刻,稍微休息一下補足精神,起來卻發現只有更累,沒有最累。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們,妳常常深受疲倦之苦嗎? 也許妳從沒真正休息過!

休息真正的涵義是恢復能量、放鬆神經,讓人重新覺得自己是個精力充沛的人。如果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的休息方式,沒有讓妳達到這個目的,那就需要檢視消除疲勞的方法是否正確。

▋媽媽們,休息≠放鬆,妳的消除疲勞的方法正確嗎?

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長時間忙於照顧家庭,一有時間,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癱在沙發上盯著電視機,我們認為這才叫「休息」。長期下來卻發現,越休息越疲累,原來讓腦袋「空轉」才是最耗費心力以及體力的方式。

值得注意的事實就是: 人類的大腦需要在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才能達到有效的休息。 意思就是,大腦需要「目的性」的休息。

休息≠放鬆
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們,妳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?即使整天坐著或是躺著休息,卻是越躺越難過,越休息越累呢?!這是因為雖然整天躺著或坐著,但腦子裡卻還拼命地想事情,或是不注重正確的坐姿與睡姿,因此,即使休息了一整天,媽媽的精神還是很緊繃,身體肌肉也很僵硬,當然也就會越休息越累。

「疲勞」還有另一個原因,那就是維生素B群不足,康健雜誌表示:維生素B群也會從不同的層面影響身體。因此,請把維生素B群視為啟動能量的關鍵營養素。
缺乏B群可以透過補充保健品來補足,但務必要選擇通過SGS檢測合格認證的商品,例如:NUTRIPRO維立補緩釋活力酵母B群。

※參考資料:康健雜誌「導致疲勞的重要原因:維生素B群不足」

▋這樣休息更有效!「動態休息」 v.s「 靜態休息」

「休息」兼具「無所為」的靜態面與「積極行動」的動態面。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長時間累積疲勞,要配合自己的狀態,巧妙安排靜態與動態的活動,才是適合媽媽們的聰明休息法。

報復性熬夜、暴飲暴食、無止盡的放空等,是媽媽們對疲憊的反擊,但伴隨而來的通常是更加疲勞的身心狀態,「休息」是某種活動,而不是「什麼事都不做」的放空。

已有數十年工作經驗的日本運動傷害防護師,西村典子告訴我們在多個領域當中,已實施一種「動態休息(active rest)法」,即透過緩和運動(cool down)來消除產生的疲乏。
※參考資料:早安健康:「身體長時間不動,也會囤積疲勞物質在體內」
以下提供「動態休息」 v.s「 靜態休息」方法,對下面這些情況很有效:
◉減輕壓力,抑制雜念
◉提高注意力和記憶力
◉控制情緒
◉改善免疫力

方法一:「動態休息(active rest)法」

└提升血液循環,消除體內疲勞物質

#利用時間去散步或是跑步

長時間待在家庭照顧孩子的「家庭主婦」們,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去活動點筋骨,例如出去跑跑步、散散步都好。或是「職場媽媽」在進行燒腦的工作時,也可以轉換一下步調,可到附近散散步、喝杯咖啡、找人聊天等,讓自己抽離緊繃的狀態,當「職場媽媽」再回來工作時,會發現變得更專注、做事效率更高。

「職場媽媽」不妨偶爾選擇走路到公司,「家庭主婦」也可以改用散步的方式,到附近超市採買,只要有外出的機會就要把握住。平時養成散步習慣,不僅能加速新陳代謝也是最好的紓壓休息管道。

飲食方面也要謹記5143原則:每日5蔬果、飯前1碗湯、每餐4種全穀、每餐3份蛋白質,避免營養攝取不均衡,另外一個小撇步就是「職場媽媽」、「全職媽媽」可在辦公室、家裡準備B群,每日適量補充會讓運動更有效率,精神也變好。

※推薦閱讀:鋼鐵媽媽最需要的維生素B群,活力充沛每一天!你知道各項維生素B群的功效有哪些嗎?
(推薦閱讀:串連健康集團:營養文章)

Tips:
散步的最佳時機在飯後,走15分鐘,達到平時走45分鐘一樣效果
每天走15分鐘,消除疲勞又瘦身!

#在休息時間做輕量運動,幫助身體大腦都休息

康健雜誌指出:運動可以消耗掉「壓力荷爾蒙」,不管對「家庭主婦」還是「職場媽媽」,運動都一個很好的休息方法。適當的運動可以減少一定的壓力、恢復媽媽們照顧家庭的動力、甚至是改善身體健康、延長壽命。

(推薦閱讀:串連健康集團:運動文章)
※參考資料:康健雜誌:「消除壓力,運動最有效!」

科學研究也證實:適量的運動是治療疲勞以及疲倦最好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
這個說法對於那些需要久坐不動的「職場媽媽」、或是需要耗費體力的「家庭主婦」來說是具有說服力的。不管是整天盯著電腦的「職業婦女」,或者是需要花費體力忙家務的「全職媽媽」,在休息時間做一點輕量的運動,可以恢復體力,並且讓身體完全達到休息的目的。
(參考資料:Lifehack、Hillwritingandediting)

方法二:「靜態休息(static rest)法」

└過度疲勞的媽媽們,不只需要睡眠,更需要放鬆大腦

#冥想1小時功效等於4小時睡眠,靜坐比睡眠更有利深度休息

當了媽媽以後,每天都覺得疲憊、睡不飽。孩子不管何時起床我們也就得跟著起床,忙碌的陪玩、照顧,孩子睡後我們也把握難得的自由時光捨不得睡。「全職媽媽」、「職場媽媽」們,妳是否有算過,在小孩出生後的頭一年,妳少睡了幾個小時?

根據《康健雜誌》顯示:每天冥想10分鐘、或1週累積70分鐘,可提升專注力、保持腦筋清醒,冥想可以彌補睡眠不足帶來的體力透支,相當於夜間多睡44分鐘。

※參考資料:康健雜誌「對於睡眠不足的人,靜坐冥想有舒緩身心的效果」

#適合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的靜態休息方法,在家也能做:

1. 換上輕便舒適的衣著,坐下來安靜一段時間。
2. 設定靜坐時間,媽媽們可從5分鐘開始做起。
3. 採取讓你自在放鬆的姿勢,確定可持續到靜坐完成為止。
4. 閉眼掃描自己的身體部位,由頭、手到腳,並注意自己的呼吸吐納。
5. 專注在呼吸上,一旦發現心思飄向其他的事務,趕緊拉回。
6. 覺得自己已達到心無旁騖、只想著呼吸時,就能感受身感覺、內心的想法與情緒。

#媽媽們不需要停下妳的工作,只是需要轉個頻道

「全職媽媽」今天一整天都在打掃家裡,明天就可以出去走走,或是可以去做點運動,會比睡一整天還容易消除疲勞。「職場媽媽」們上了一整天的班,連續性地工作,如長時間地思考問題、訂計劃,這些是用左腦,那就可轉換工作,如列印文件、打電話、抄寫、統計、記帳等,這些是用右腦。我們如果把一天須完成的工作,分成這樣兩類,交替進行,就可使左右大腦輪流獲得休息,減輕緊張的感覺,同時消除疲勞。

大腦是由不同功能區組成的,這一區活動,另一區就休息,因此換個活動內容,就可以讓不同的腦區輪流休息。

#重燃對生活的熱情,就是最好的休息

不論是「全職媽媽」或「職場媽媽」,在成為母親前,都曾有自己熱愛的事物,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,甚至廢寢忘食,可能是做一個作品或是追一部最近很夯的韓劇,投入家庭的媽媽們,漸漸忽視讓自己產生熱情的事物,對生活的倦怠也將會讓媽媽的心很累!

有效的休息就是做些讓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熱情的活動,如果這項活動讓妳開心,它是能恢復熱情和調節疲勞的休息方法。

「全職媽媽」跟「職場媽媽」在照顧家庭之餘,多看自己有興趣的書、電影、雜誌或是運動;學一些新技能,比如沖咖啡、打毛線、種花等…專注於自己喜愛的事物,能讓妳重新獲得成就感、體驗專注力、培養興趣及舒壓,經營自己的斜槓事業,都是重燃熱情、消除疲勞的關鍵。

※推薦閱讀:如何成為保有自我價值的媽媽?開啟斜槓人生,創造第二份收入

「全職媽媽」和「職場媽媽」們,也一定要保持社交,認識新朋友雖然會緊張,但接觸不同領域的朋友,會讓妳瞭解更多面向的自己,也會讓生活更多采多姿。
(推薦閱讀:串連健康集團:心靈文章)

▋任何覺得疲累的時候,媽媽妳有權利喊停休息

提醒「全職媽媽」和「職場媽媽」,在任何覺得疲累或是不舒服的時候,妳都有權利喊停休息。不管是心靈或身體發出的警報都一樣,對待它們時請一視同仁,不是只有身體生病才有權利休息,心靈超重帶來的傷害,後座力往往更具毀滅性。

(推薦閱讀:串連健康集團:心靈文章)

「全職媽媽」和「職場媽媽」們當然可以抱團取暖,偶爾發發牢騷,但請不要因為相同境遇的人很多,就認為媽媽犧牲奉獻是理所當然的,要知道,媽媽們的很多疾病,不論是身體或心靈上的,都是因為「忍耐」二字種下了病因。

當媽不容易,照顧孩子和家庭時,別忘了,妳永遠值得被愛,任何時候開始都不遲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保健保養彈出視窗